七一节假日四天三夜游云南丽江攻略
丽江市位于云南、四川和西藏三省的交界处,古代中国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三大世界遗产,旅游资源丰富。
云南丽江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如雷贯耳,一直向往的地方。周围很多朋友都去过丽江,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始终没有机会去看看。这次七一节,家人们组织了4天3晚丽江行,让我一直的愿望终得以实现。行程路线住宿等全是由我妹妹安排,身体略有不适的我就安静的做一个享受旅行乐趣的人吧。
因为时间只有四天,所以我们出行选择飞机,行程安排如下:
DAY 1(7月1日)丽江古城(成都-丽江)
DAY 2(7月2日)茶马古道-丽江千古情
DAY 3(7月3日)玉龙雪山(蓝月湖)
DAY 4(7月4日)丽江古城(丽江-成都)
温馨提示:注意天气预报,虽然阳光明媚,但是早晚还是有点凉。丽江古城比较大,如果找不到方向,除了看路标外,还可以用导航还可以问志愿者。
去之前,我想着云南应该比较热,只带了一套长袖长裤,其他全是夏装。结果对于我来说,早晚真的有点凉。去后有点小小的后悔,没有查天气预报,带的夏装都没怎么用。这次旅行,我们姐妹俩带着父母,所以行程上的安排,倾向于轻松,某种程度上会多照顾一下父母的想法。回成都后身体一直不舒服,所以现在才将文章分享出来。
接下来,开始分享我的行程:
DAY 1 丽江古城(王家庄教堂遗址-万子桥-官门口-天雨流芳牌坊-忠义牌坊-木府)
丽江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位于云南丽江市古城区,又名大研镇,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属于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聚居区,是各民族多元文化和民居建筑的集中展示区,是延续厚重历史文脉的文化名城,也是中国目前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之一。
7月1日早上,飞到丽江三义机场,然后到丽江古城。找到预定的民宿,上一批旅客还没有退房,坐下来和民宿老板聊天。不过我们到的还真不是时候,正值中午,停电又停水了,想到周围随便吃点东西,店家都没法做。正在头痛吃饭问题,到民宿后就到处闲逛的父亲如救星般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指引吃饭的道路,还好只是古城小部分地方停电。狼吞虎咽的午餐后,回民宿放好行李,休息片刻,决定去木府瞧瞧。出发时才猛然发现母亲大人御用“人肉导航仪”已消失在茫茫古城中,收拾完行李后的父亲又再次开启了闲逛模式。我们娘三,在母亲的碎碎念中,手机导航至木府。
去木府的途中,四处观望,古城的路不是特别的平整,但这样的路却更有古城的味道,越向木府靠近,人越多,拍照的人也越多,这里真的是很漂亮,蓝天白云古朴的建筑再加上别致摆放的植物及小桥流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我似乎可以理解曾经到过古城的人对这里赞不绝口的原因了。
王家庄教堂遗址,路经一建筑,远看似乎和古城建筑有些许的不同,近看竟然是教堂。这座教堂是遵守“尊重历史、修旧如旧及原貌修缮”的原则修复而来,2016年1月完工,作为丽江古城多元化的历史见证和历史遗存。
王家庄教堂遗址-丽江古城08
万子桥,连接七一街和崇仁巷的单拱石拱桥,由明代一祈求子嗣的富户捐建的,石料特选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以寓“子孙万千”,故名万子桥。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建。
万子桥-丽江古城09
万子桥看起来简单有年代感,走过这座饱含深意的石桥,遇见官门口,节假日客流量大,古城里的志愿者举着牌为游客服务。真诚地对他们说一句:“辛苦了,谢谢!”
官门口-丽江古城10
官门口,曾叫“关门口”,2009年,改“关门口”为“官门口”。古城里唯一一座类似城墙的建筑,在土木结构的古城里非常抢眼。这也是纳西族古建筑吸纳中原汉文化的一个典型。据传,丽江世袭土司姓木,如果古城四周都修城墙,就是木字加框,成了一个困字,不吉利。官门口是古时候进入木府的第一道大门,如若要入木府,需在官门口领取通关牒。古时的官门口也是达官贵人和穷人的分界线,里富外穷。
0
天雨流芳-丽江古城11
“天雨流芳”牌坊,走过官门口,顺着凹凸不平的路,经过“天雨流芳”的木牌坊很快到了木府。“天雨流芳”牌坊是古时入木府的第二道大门,字意为一语双意:纳西语译为“读书去吧”;汉语译为:皇恩浩荡,天降甘露,润泽百姓。“天雨流芳”为丽江土司木泰,在明成化年间,为倡导学习中原文化教育而建,原件已毁。现在看到的是重建的。
1
徐霞客对木府的描述-丽江古城12
忠义牌坊,木府门前的石牌坊,采用虎跳金沙江边汉白玉建成,此牌坊由明神宗朱翊钧批准建造并镌刻着钦赐的“忠义”二字。与土司木泰提的门联:“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 相呼应。门联意为:皇帝的诏书一来,就好像离红日更近了,心里暖暖的。如果长时间接不到朝廷的文书,那么看白云也悠闲无聊,心里就空落落的。反映了当时的木氏土司和中原内地的关系密切,对朝廷的的忠义不二。石牌坊原件毁于文革。牌坊对面墙上写着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对木府的评价“宫室之丽,拟于王者”。
2
忠义牌坊-丽江古城13
忠义牌坊和木府布局也是相当的用心,从牌坊中门看去,正好可以看到木府的门匾,视觉上就是钦赐的“忠义”在上,木府门匾在下,给人一种一门忠义的感觉。到了传说中木府,单从外观来看,很新很气派的中国古式建筑。入木府后,有专门讲解员穿着统一的民族服饰免费为游客讲解木府的前世今生,纳西族的历史、民族文化和风俗。
3
木府售票处-丽江古城14
刚进木府,母亲一眼看到闲逛的父亲。母亲的神秘力量之一:眼睛虽不好,但是能比千里眼还精确的定位父亲。两个加起来100多岁的老小孩见面就开始日常斗嘴,妹妹转过头看着我,我默默的点点头,异口同声地说:“感情升温,感情升温……。”母亲在得到父亲承诺原地等我们后,一蹦一跳地和我们跟着讲解员逛木府去了。
4
木府-丽江古城15
木府,“北有故宫,南有木府”,木府是丽江古城内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丽江古城历史的见证,同时是丽江文化的大观园。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首领木氏自元代世袭丽江土司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鼎盛于明末,直到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实施“改土归流”,强化中央集权,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为由朝廷中央委派流官的管理,至此结束了木府对丽江的统治。木府大部分建筑毁于清末兵火,幸存的石牌坊也毁于“文革”。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贷巨款助重建木府,1999年建成完工。
5
议事厅·木府-丽江古城16
木府现占地46亩,据说,曾经的木府上百亩地,比现在的规模大很多,而且“木”姓是由明朝皇帝朱元璋所赐,皇姓“朱”去掉两笔而得,以示亲近之意和明政府对这一区域的重视。关于姓氏,《徐霞客游记》里记载:“官姓木,民姓和,无他姓。”纳西族原来没有汉族的姓氏,其传统是父子连名制,如阿列阿甲,阿甲阿得。木府的建筑风格既有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又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的古朴粗犷,同时又融入了纳西族传统文化。
6
议事厅·木府-丽江古城17
木府主要的建筑都在中轴线上,分别是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每一个殿都有其功能,皆可顾名思义。议政厅是土司议政之殿,此殿上挂了三个“诚心报国”的牌匾,分别为明朝洪武、永乐、嘉靖皇帝钦赐。进去后,有虎皮靠椅,这就是土司议政时坐的地方。靠椅两边执事牌上写的是朝廷赐的官衔爵位。
7
万卷楼·木府-丽江古城18
万卷楼是读书藏书写书之处也就是学习的地方,木府的建筑多是两层,唯有万卷楼是三层,这与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契合。入内后,可以看到这里还保存着一部非常珍贵的佛经。更里面可以看到供有孔子的牌位,墙上挂有一副梅花鹿在古树下的画,“古树”与“古书”谐音,“鹿”同音“禄”,一般来说这画的意思和读书与科考有关,听讲解员讲这幅画在这里包含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和“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思,希望木家子弟寒窗苦读,终成大器。
8
万卷楼内部·木府-丽江古城19
护法殿是土司议家事之处。入殿即可看到木氏祖先的牌位在中央位置,右边放有长凳和棍棒,有点像电视里经常演的动用家规,家族中有人犯错领罚的地方。左边挂有土司们的画像,据说,木增在位期间木府达到了鼎盛时期,他是一位非常有神秘色彩和才华且得民心的一位土司,后主动退位修道。光碧楼是后花园门楼,史称其建筑“称甲滇西”。“滇西”应该是指云南西部。在路上看到了“玉花园”的字样,本应是“御花园”,因和皇帝的犯冲,所以称之为“玉花园”。
9
木增土司画像·木府-丽江古城20
玉音楼是接圣旨歌舞宴乐之地,现放有白沙壁画的复制品在内。白沙壁画非常难得之处在于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和道教融和在一个画面上,在别的地方是非常少见的。体现了对多元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0
白沙壁画复制品·木府-丽江古城21
三清殿为宗教场所,内部供奉着道教的三位尊神-三清祖师。土司家族信奉的是道教,在木府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道家文化的影子。在三清殿上可以俯瞰木府和丽江古城的景色。
1
三清殿俯瞰图-云南丽江古城22
侧面的图片室里,陈列着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在这里我了解到纳西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传承至今,看着照片里用纳西族文字写的对联,讲解员非常骄傲地解释着对联的意思,那种洋溢在脸上显而易见的自豪感,应该就是刻进骨髓里的民族自豪感吧。(照片忘记拍了,放一张在之后景点拍的照片)
2
文字-丽江千古情景区23
侧面有一处是家院,家院是木氏土司生活的地方。家院门口有一处明朝建筑遗址,虽然只有些残存的柱子之内的东西,但是从建筑的细节上可以看出是非常讲究的。进家院后看到一棵很大的树上面系了很多白色的哈达,据介绍这棵树原本以为已枯死,但在1996年大地震后,居然奇迹般的生还,也就是传说中的枯木逢春。
3
家院里有闺房,佣人房,夫人房和堂屋等房屋布置的陈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闺房墙上挂着羊皮披肩,上面两个大圆圈,代表太阳和月亮。下面七个小圆圈,代表北斗七星。意为肩担日月,背负七星,披星戴月,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日夜操劳,负担了所有家务,也可以说整个家的物质文明都是由纳西族妇女创造的。另外给我深刻印象的是其中一个院子地面的图案:中间一个福字,围绕福字的图案是道家八仙的法器。道家文化真的对木氏土司有很深的影响。
4
参观完木府的我正在积极的拍照留念,空中飘来母亲大人的声音:“我们回去找你爸爸吧。”回头看见母亲略显疲惫的脸上,五官已经拧成了一团。停止拍照后,我们三人朝着父亲休息的地方走去。父亲看到我们的身影,开心得迎了上来。母亲拧成一团的五官瞬间舒展开来,甩下我们,迈着突然轻盈的步伐奔向父亲后,挽着父亲,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她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我和妹妹的存在。跟在他们后面走了一小会儿后,我悄悄地问妹妹:“老妈这样算不算重色轻友啊?嗯…好像这个词用在这里有点不太合适…。”妹妹非常淡定地回答我:“习惯就好,狗粮管够。”
5
丽江古城26
走出木府,吃完丰富的晚餐。母亲倡议大家一起去散步,从来不晚间散步的父亲积极响应,并主动承担领路人的角色,就这样,父亲带着我们围绕古城外围绕了大半圈后将领路人的角色郑重的传递给我,由我带领大家回民宿。
- 上一篇:丽江古城网红打卡地及景点
- 下一篇:云南丽江4日小众攻略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