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低价游”黑幕:游客购物57万,商家返给旅行社49万
云南的浪漫与诗意,不仅是让国内客心驰神往,就连很多国外的游客可也纷纷慕名而来。但近年来,“低价团”、“购物团”、“强迫消费”等一系列词语也成了云南的标签。
旅行社表示,“重庆到云南腾冲五日游的报价是1500元/人,实际报名价格是780元/人,如果对价格不满意,还可以再优惠。 ”
真的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但跟着这样的“低价团”出去,真的没问题吗?
前不久,云南昆明警方公安就破获了一个涉及“低价团”旅游“黑色利益链”关键环节的特大案件,也由此曝光了一系列的“低价团”黑幕。

起初是5月底,昆明警方获得线索,有一家旅行社因经营不合理低价团,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经过前期侦查与分析,6月8日,公安部门统一行动,对昆明、大理、西双版纳等多地的旅行社和购物店的相关人员进行抓捕。

这类案件的特点就是地接社通过上游组团社招揽低价团,通过购物之后进行返点,进行获利,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犯罪利益链条,在短短时间内获得了非法暴利。
为了保证游客的购买力,这些旅行社对参团游客的年龄做了严格限制,要求游客在26-65岁之间。还会根据游客的购买能力,把客人分为A类、B类和C类,购买能力特别强的为特A类。

报名费一般归组团社所得,根据客源的购买力,地接社还要另外付给组团社一笔买团钱。而且不同商品返款比例不同,其中翡翠是最高的。
假如游客在购物店花了57万多,其中有49万会多又回到旅行社腰包里,返款比例高达85%。
可对游客而言,高返利也就意味着高报价。游客在购物店花一万块买的玉石,其中的八千到九千块钱都要返给地接社,也就是说,玉石的实际价格可能连1千块都不到。

一名导游,一年通过游客购物就能收入60多万,而这仅仅只是游客购物额的十分之一。就涉案的昆明仟悦旅行社来讲,从2017年1月至今年5月,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单从各个购物店获取暴利就高达一千余万元。
所谓的“低价游”,其实都是在“赌团”,赌游客能买多少东西,旅行社都是靠从购物店拿回扣来填补亏空,游客买得越多,他们拿得越多。

很多游客都明白,“低价团”=“购物团”,但依旧很少有人能抵挡住低价的诱惑,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他们的心理很好琢磨:“全程我不买东西不就好了!”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旅行社自然也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你不让他们挣到钱,他们自然也不会让你玩的开心,“关小黑屋”、“强制消费”、“导游骂人”等这些旅游乱象也才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