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旅游旺季提示:“云南旅游团政府补助低价游”是谎言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低价欺诈旅游宣传、微信朋友圈低价揽客、低于成本价招徕组织、不按合同约定履行、旅游购物欺诈、强迫和变相强迫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所抬头。为避免游客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出旅游消费警示,提醒游客谨防旅游“陷阱”。
当前,一些不法从业人员打着“政府补贴”、“旅游扶贫”等旗号,欺骗诱导游客购物。为此,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郑重宣布:云南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未以任何形式发布诸如“政府补助低价游”、“以低价游高购物反哺扶贫”等。游客如遇此情况请及时向当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报,以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打击不法行为。
目前,旅游宣传方式多样,既有传统的传单、纸媒等广告宣传模式,也有现代的网络、微信群、QQ群等宣传模式。游客一定要详细询问经营者在广告宣传中的承诺事项,核对清楚。要谨防不法经营者为招徕游客,对服务项目、服务费用、购物环节等的叙述含糊其辞。有的以“准X星”、“准X级”的不规范甚至是欺骗语言误导消费者;有的以非常小的字体在宣传广告中说明“不含住宿费、餐费、景区门票费等”,造成消费者的忽视而上当受骗;有的将指定购物点融入到景区、景点、休息站等场所,以隐瞒消费者。
除虚假宣传外,游客还需谨防“免费的午餐”。省内外一些不法经营者和当地商家联合推出所谓的“促销”活动,即凡消费者购买了当地商家的保健品、保险产品、医疗器械、日用品等商品就能获赠免费或极低价格的赴云南“旅游券”,此类赠送的旅游产品背后均隐藏着较大的消费“陷阱”。不法经营者往往抓住消费者因消费获赠而减小防备的心理招徕游客,进而以降低服务标准、减少景区游览、增加购物消费等方式,来弥补其经营成本不足,并从中谋取暴利。
“去年5月以来,云南省旅发委联合旅游行业协会多次发布‘主要旅游线路产品成本指导价’,游客在选择入滇旅游时可参考成本指导价,合理选择旅游产品,不要轻信低价招徕。”省旅发委相关人士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法经营者往往是利用旅游线路同质化高、客源地与目的地信息不对称等现状,恶意比拼价格,以各种名目低价揽客、低价营销,以掩盖其“低价格招徕”背后的“高定价购物”、“高回扣盈利”的目的,其最终受害者仍然是游客。